废药箱上的收据——红旗渠工地党性原则的合格证
2022-11-23 来自: 安阳日报
“当年的红旗渠工地上,修渠人竟然这么较真!”
“这种较真精神体现的是党性原则,正因如此,太行山上才能诞生‘人工天河’!”
“贴在这个废药箱上的收据,是红旗渠工地党性原则的合格证。”
20世纪60年代,红旗渠在林州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上马开工,数万人在山上安营扎寨,吃住在渠线。工人们一月轮换一次,而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则常年坚守在一线。时间一长,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就多了起来,但工地条件艰苦,许多生活用品无处存放。
记者采访当天,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应邀为参观红旗渠纪念馆的20多名林州青年电力工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。他回忆道:“那时候,修渠工人只用一个包单包着衣服,后来见有废药箱,有的工人就想用箱子装随身物品,整齐又方便。”
“当时,废药箱是公家的东西,工人想用,但谁都不好意思开这个口,想来想去,认为花钱买比较合适。”郑云丽说,“时任红旗渠工程指挥部组织委员的彭士俊听到后,汇报给了指挥部总指挥长马有金。在纪律面前,马有金是个爱较真的人,他说废药箱可以用,但每人只限用一个,并且要折价购买。”
2007年,记者曾经采访过时年74岁的彭士俊老人。他回忆道:“当时,废药箱的价格跟肉价差不多。我怕以后说不清楚, 干脆把收据贴在箱子上,其他工作人员也照做了。”
“私自使用一个废药箱被认为是贪占公物,现在听来或许不可思议。但是,在红旗渠工程指挥部,废药箱确实成了用来衡量党性原则的标尺,成了印证 人自律与清正的标志。半个多世纪前的红旗渠建设者像一面镜子,给我们树立了榜样。”郑云丽虽然多次给参观者讲述这个废药箱的故事,但是她觉得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、灵魂的升华。
如今,这张收据依然贴在箱子盖上,接受着历史的检验。这张普通的收据,不仅是红旗渠建设者坚持党性原则的合格证,也成了红旗渠建设账目明晰、制度严密的一个见证。
“把纪律作为管党治尺子、不可逾越的底线”。这在红旗渠建设中得到了生动体现,10年修建过程中,没有出现一次请客送礼,没有一处挥霍浪费,没有一例贪污受贿,没有一个干部挪用修渠物资、为自己亲属谋私利。只有加强党员自律和机制建设,健全“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”一体推进机制,才能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,为群众的利益保驾护航。
心中有戒,锤炼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。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中,一张张保存完好的收支票据清晰可查。修建红旗渠时,修渠物资分类管理,出入有手续、调拨有凭据,月月清点;粮食和资金补助严格按照记工表、伙食表、工伤条等单据对照执行。
彭士俊在世时回忆,红旗渠工程建设中,红旗渠与红旗渠指挥部制定了《八项纪律》,后来又适时细化制定了《总指挥部财粮金融股工作意见》《关于遵守群众纪律的几项决定》《关于财物管理工作的几项制度》《关于干部遵守的十项制度》《关于认真搞好竣工清财的通知》等一系列制度,靠制度管权、管物、管钱,从源头上预防 了腐败和不正之风。
关于红旗渠工程的记载中有这样一组数据:累计消耗钢材123.5吨,水泥6705吨,药2740吨……工程账簿中,每一笔账都有整有零、清晰可查。
出生于林州市合涧镇三阳村的王文全长期在红旗渠工程指挥部工作,1966年被表彰为红旗渠乙等劳动模范。他在世时曾经讲述了红旗渠的这样一段故事:“在红旗渠工地上,党员干部总是把苦、累、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,把方便留给群众。党员干部先实验,再给群众定指标;党员干部修5米,只给群众定4米。但在领取粮食补助时却反其道而行之,1960年2月至8月,民工补2斤,干部补1.5斤;1961年至1966年,民工补1.8斤,干部补1.2斤……干部的标准始终低于群众。”
张买江告诉记者:“群众都觉得,跟着这样的人干,再苦再累我们也无怨无悔。群众说,党员干部流汗水,我们就不怕流血水;党员干部搬石头,我们就有决心定可以搬山头!”
“红旗渠工地是个大学校,更是一个大战场。”1993年12月,曾经带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在《红旗渠建设的回顾》一文中,深情地回忆了吴祖太、马有金、李改云、任羊成、魏三然等一大批党员干部奋战太行的英雄事迹。老书记感叹道:“正是因为这样一批冲锋在前、享乐在后、铁骨铮铮、一心为公、无私奉献的英雄起了先锋模范作用,才使我们的水利建设队伍攻无不克、战无不胜。”(安阳日报记者 刘剑昆)
来源:安阳日报(2022年11月15日1版)